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在英语应用中提高 ( 刘上策)

作者:英语组:刘上策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1478更新时间:2017-11-04

   在英语应用中提高

                                                   英语组:刘上策

说到英语的学习可能是大多数中国学子的心头疼,也更是英语教育从业者们的脑中忧。当我们头疼和忧虑时,我们可能常常就放大了困难的程度,进而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面貌。英语是什么?英语其实是一门语言,英语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是一门工具学科,是一门用来了解世界的工具。如果你有机会参与到一些高等级的课堂甚至是会议,你就能知道,英语已经完全工具化了,他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它成了很多信息的一个载体。我暑期就碰到以前的一个学生,她就读国内985某高等学府,在校期间有机会去香港的大学交流。香港的大学课堂都是纯英语授课,她是个学化学的理科生。她说,恨自己英语没学好,985高校学生,高考英语130多分,还说英语没学好。是真的没学好吗?非也,其实是听力和口语不好而已。这就暴露了我们国内英语教学的一个大问题:重笔式,轻口试。但原因是很复杂的。

教与学的困境

1、考试的导向作用,致使教学知识点化,公式化以及作业试题化。

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这个考试的导向作用,其他学科可能还好的。但英语的受害最重,因为学生几年学习英语的成果就是由一张中考试卷或高考试卷的分数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自觉的就对中考或高考试卷投入了过度的关注,我们研究题型,研究分数分布,研究难易程度,以便于平常的教学工作能与中考接轨,与高考接轨。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了:罗列知识点、词组、固定搭配,重点句型等等。本来一篇优美的文章,高质量的描写,有趣的故事被我们左一刀右一剑地分解得支离破碎,整个课堂想不显得沉闷都难。还有就是公式化教学,例如:the girl in redthe boy in a hat等类似的短语读得多了见得多了,他们就已经理解了,考试也不会出错了。而我们硬是要在第一次见到 the girl in red 时告诉他们:介词短语修饰名词要后置。最后学英语成了记中文,成了学数理化式的公式化学士,累不累?我们的思想已经被与考试接轨所占据,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是也离不了接轨:所以我们的作业也试题化了,有时作业干脆就一张试卷。

2、考试的标准化致使学生英语口语,英语书写能力的弱化。

每次考试的时候我们都愿意改有关书写方面的题目:词语填空、看图写话、书面表达……为什么?是因为这部分考得很好吗?改的舒服?不,是这些题目学生不会做没法编,不会做就空白,这样的学生还不少,所以改起来轻松!可是改完看成绩时,我们又没法轻松,难受得要死,有时还失眠……,做老师真不容易啊!标准化考试,选择题很多,一份考卷60%选择题。A B C D不会做也可以选一个,说不定碰对了呢?这是每个应试者的心态,别怪学生,我们老师去考试也是这个心态。学生们如果长期被选择题洗脑,他们是不会去管它什么意思,不管它音感还是语感,这样就淡化弱化了他们平常英语口语和书写能力的训练。谁都想偷懒,谁都愿轻松。最后的结果就会是口语和书写能力的严重缺失。

3、教师工作绩效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致使教学功利化,学生持续性发展堪忧。

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绩效的体现就是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每个月拿到手的绩效工资。说难听点,我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就靠我们每个月手头能拿到的钱啊!能不重视吗?我们都是人,人类该有的人性的弱点我们一个也少不了。我们为了提高一点自己的生活质量很正常啊。那怎么办啊?学生成绩啊!期中期末考试分数啊!为了学生能考好的,我们每个人都很拼。这没有问题。怕就怕我们有时会迷失方向,我们为了考试而教学,大量的试题训练,枯燥的反复做题。最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了单纯的试题记忆,忽视了朗读和语感的培养。最后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成问题,初中的知识量不大,机械记忆还能保证成绩,并且是不错的成绩。譬如学生可以中考考到130以上,可到了高中连个及格都很成问题。

回归本质,突破重围

每一种语言的诞生它都是先有语音,最后才慢慢形成文字的。可是我们的英语教育现在更多偏重于文字的教育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必将回归于生活。我们又何必要等到学好它才回归生活呢?我们此时此刻就把英语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吧!

1、口语化教学:英语老师的最大魅力就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

既然英语的本质是应用的,那就在课堂中应用起英语吧!如果课堂都没办法英语化,口语化,那还期望学生从哪里去寻找英语的应用环境呢?特别是我们中国大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老外的,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尽量担负起那个老外的作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定会成为英语课堂最大的明星,会引来学生无数仰慕的眼光的。英语课堂口语化了,英语的学习就生活化了,就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做题了。英语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英语学习就回归了英语的语言本质了,在课堂上长期地潜移默化,曾经的苦学就变成乐学,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英语。想想路上随便拉一个人,他都会说,OKGoodbye,为什么?听得多了,就会说了,敢说了。把英语课堂还给英语,让英语课堂成为英语的耳濡目染的场所,想把学生英语教不好都难。

2、朗读PK

所有语言的形成过程都是先有语音,再形成文字的。语言是有声的,所以英语的学习应该从发声开始。万事开头难,对于英语教学的起始年段,在课堂中多多设置朗读PK,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竞争的基因,不服输的精神。可以由简至难,可以是字母的朗读,单词的朗读,句子的朗读,对话的朗读。但切忌急于求成,难度太大。基础一定要打牢。PK的范围最好要囊括全部同学,所以开始要容易,让所有学生垫垫脚就能够得着。PK要多进行同级别PK,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势均力敌,比的是努力,其次才是比水平。当然偶尔进行越级PK,也是必要的,因为屌丝逆袭的神话才是最催人奋进的。但是要懂得控制分寸,因为有时逆袭不成,反而会成为打击。

3、角色扮演

我们课文中有大量的口语对话,我想教材设置者的初衷也是要用口语对话作为英语学习的切入点。课堂上多多进行英语对话的角色扮演,能让学生融入课本对话,人话合一,身临其境地应用英语。英语学习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词汇和语法,更在于能否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很多学生虽然学习英语多年,但当遇到真正需要开口说英语的时候,却成了“哑巴”,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角色扮演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角色扮演指使英语教学内容剧情化,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在所有教学中的语言活动项目中是最接近实际的一项交际活动。充分运用角色扮演来辅助教学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教学原则,也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角色扮演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丰富多彩,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能帮助学生更简单、更快捷地获取知识。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与角色伙伴的对话交流中获取信息并给于回复。在交流的时候,一方面学生的记忆、思维、口语、听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培养,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另外一方面,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能发现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加强训练和学习以弥补不足之处。

4、现场配音

把英语配音引入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配音打破了以前死抠语法、硬背单词、词组、句型的沉闷而枯燥的学习方法。通过配音练习,学生们能了解接触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我们的教学辅助教材中有大量的课本原声英语对话视频,我们可以在学生进行了朗读角色扮演后,把视频的声音关掉,由学生来进行现场配音练习。这样身临其境的英语配音教学打破了幻灯片演示,师生问答互动这一以老师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真正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展示自己,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配音以后还可以再进行原声对话的对比,让学生们能亲身体验到英语的魅力所在,也可以看清自己的真正的英语水平。期中对对话中的语音语调的模仿和关注,是其它英语教学方法所无法顾及到的。多多进行现场英语配音的练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英语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够让他们关注到语音语调的学习,体会到英语的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5、情景在现

情景在现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利用所学课本内容,由老师编排或学生们自我编排相应的类似于课本教学内容的场景,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角色,安排任务,进行类似情景的现场表演。这部分内容其实更属于教学拓展部分,相应的难度大,教学目标更宏大。属于知识运用的内容,这更考验学生们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对剧情内容的编排,角色语言的准备,以及角色情感的表达。学生通过体验相应场景的主题思想,大大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身临其境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尽情展现自身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情景再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英语学习生活化,情景化,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意识等。我们课本的素材很多:Go shopping; Planning a field trip, Food festival等等,我们大有可为。

6Daily report

这个部分是设计成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部分,report的内容可长可短,简易随便。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英语、都必须表达英语的机会。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尽情发挥,可脱稿演讲、配以动作。中等的同学可以背诵课文。后进的同学可以诵读课文,甚至一两句简单的英语都OKDaily report 旨在让学生每天说说英语,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日积月累,效果也会是惊人的。

适时鼓励,激励成长

再好的教学方法,再好的教育环境,如果没有学生内在动机的成长,一切都会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情绪体验。而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多鼓励学生们,让他们在每一个进步面前自我激励,每一个困难面前勇敢前行。

1、学生领读,自我激励

我们英语学科都有早读课,也就是每星期都有两或三天有早读课,当然有的学校甚至每天都是英语早读课。早读课都会有领读的,我们老师有时觉得学生读的不够标准,就放弃了由学生来领读,就老师自己来领读了。我个人觉得还是要让学生来领读,读的好与坏并不是很重要。我们通常都是选取学习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来领读,被选上的同学其实等同于被暗示说:我是好学生。这种内在暗示的力量是巨大,他们为了表现出来自己的好,会更努力地学习,加倍地拼搏。所以我会选一批学生来领读,男女比例搭配,让他们轮流领读。这样更有个好处,他们这些好学生之间也会彼此比较,相互较量。有的时候自己不比较,全班同学都会拿他们互相比较:哪个领读得比较好,哪个弱一点。这样也逼着他们去提高自己,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差。当然有时候还可以偶尔安排几个挑战者,也给其它人一些机会,一些获得鼓励的机会。

2、设立小组,互助成长

班级的人多,能够被安排到的班干部是有限,有时候学生的各科成绩并非都是平衡的。比如有的人其它学科都不太好,就只有英语比较强。这样在整个班级中,这样的人可能就没忽略了,被埋没了,有可能最后连英语都会被拉下。所以我们要在班级设立英语学科学习小组,让那些英语成绩不错,但在班级管理中任务不重,甚至没有任务的人担任组长,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以进行学习能力自信的转移。这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让好的同学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获得自信不断成长,被帮助的同学也能学有所得。让小组内的学生互助成长。当然小组分组可大可小,我的建议是尽量小,这样组长就比较多,每个组长的任务也不会重。

3、阅读讲评,学生担纲

讲评试卷时,也尽量老师只讲简单的题目。难的都有学生自己来讲解,特别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因为学生们平常由于各科目作业比较多,他们的自我阅读的内容就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而英语试卷上的阅读或练习上的阅读题就是他们难得的阅读材料,所以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每一篇阅读材料,当然最好是全部同学都能读懂。为什么让学生担纲呢?学生担纲后,他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我们也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学生来担纲。当然有时候阅读材料中出现了学生不能理解,不懂的地方,老师就适时进行支持讲解。这样老师就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的主体行就出来了,自己的自主性就动起来的。起到抓取注意力,激励成长的作用。

4、团队游戏,刺激后进

每个班级可能都有几个老油条、后进生,不管老师怎么教育,他们依然是我行我素,优哉游哉,不学无术。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能让团队来束缚他,刺激他,鼓励他。所以一些简单的团队游戏就显得必不可少,在团队游戏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叫他学习,他可能不会理你。可是叫他做游戏,叫他玩,他还是乐此不疲、屁颠屁颠的。所以简单的游戏中,他们可以只表演下动作,或说几句最简单的英语,其实他们的团队就会自己安排,他也会自己选择自己的角色。说实在的,要指望他们能学到什么,那希望是很小的。只要他们不辍学,他们不成为我们巩生的对象就OK了。所以我们的目的很明确,让他觉得学校还有点意思,英语课堂还有点意思,而不至于辍学。当然能顺便学点英语是最好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恒的变化。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有出现了,A问题解决了,B问题又来了……。所以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坐享其成,守株待兔。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一颗不放弃的心,一颗愿意不断求索的心。我们一定会收获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满满的幸福感。

 

在英语应用中提高.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