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泉州十一中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116更新时间:2010-12-04

一、学校概况:

泉州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99年,按照省一级达标学校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占地面积560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552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598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5666册。建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理化生实验室等硬件教学设施设备,能基本满足新课程教学应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学校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115人(其中:初中848人,高中1267人)。教师15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另有4人在职参加研究生课程的进修),学历达标率为100%。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

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高考成绩稳步上升,师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也屡获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图书馆先进单位”、 “省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先进考点校”、“市级文明学校”、“泉州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市级样本校”、“市绿色学校”、“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泉州十一中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评得分表

项目

A1学校

领导

A2教师         队伍

A3教育

教学管理

A4教育

  质量

附加

指标数

合计分

权重分

100

150

500

250

 

1000

自评分

98

148

487

247

10

990

 

二、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重视管理机构建设,确立先进教育理念,引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1、优化领导班子,树立先进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自身建设,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不断进行教育实践。

学校现有校级领导3,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职称,均已完成中学校长岗位班培训和提高班培训。中层(包括三处、二室、工团)干部18人。班子成员政治思想端正,认识统一、团结协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勇于改革创新,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与业务管理水平。新班子组建以来,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声誉日益提高,整个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2明确办学理念,确立办学思路。学校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将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逐渐成才”的育人宗旨;提出了“以人为本,教育即服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明确、清晰的办学理念和“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师生的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的办学思路

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通过教代会等民主程序研讨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如制定《泉州第十一中学教育教学考核办法》、《泉州第十一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泉州第十一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并汇编成册,使学校工作有法可依。

3、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编办和教育厅的有关精神,逐步建立完善学校管理机构,党政工团机构齐全,经学校民主推荐、教职工评议和上级考核,按相关规定调整和配齐中层干部。各职能机构分工具体、岗位职责明确,管理层次清晰,各尽其职、团结协作,工作效率高。

4、高起点规划建设校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支撑。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三年来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添置。如:兴建了科技实验楼,添置多媒体教室,整修运动场和校园主干道。科学实验楼按一级达标校标准设计建造并投入使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学生住宿楼属于公寓式建筑,内部设施齐备,条件优越;学生食堂,配套设备齐全。同时,投入巨额资金添置课桌椅、体美音器材、理化生仪器和图书等装备。本学期政府又投入资金兴建一幢学生宿舍楼,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校本研训制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师德修养。

学校坚持“优化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校”的基本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全员竞聘上岗的方式招聘教师,吸引来自全省乃至全国部分省市优秀教师的踊跃参聘,学校现有157位教职员工全部属于参加竞聘择优录用的。

优良的师风师德是现代化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标志。学校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并展开讨论,激励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倡导良好风尚,以德修身已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全校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廉洁从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在近几年的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有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德育工作者,还有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2、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拨,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支持教师进修研训。

学校充分发挥老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子”,敢于给青年教师压担子,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优秀课评比等活动,通过同伴互助,带动学校群体科研活动深入开展,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制定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进修机会。随着初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通识培训及新课程标准培训,并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师自我充电、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蔚然成风。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广大教师的素质得到相应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信息技术领证率达100%,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达100%  

3、建立 “三级联动”教研机制,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修改完善《泉州十一中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改专题探索研究,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这些活动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评价,推动了教研教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2009年底,林绍文老师负责的市级课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黄云星老师负责的《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和董子英老师负责的《泉州市洛江区外来务工子女人际交往状况的测查研究》等6个区级课题都顺利通过中期评诂,其中董子英负责的《泉州市洛江区外来务工子女人际交往状况的测查研究》被确定为区级重点课题,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朝着规范化运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同时,学校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由学校教研室统筹指导、检查、评价全校教研工作。特别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构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联动”校本教研机构,修改完善《泉州第十一中学校本教研制度》《泉州十一中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开发了《毒品预防教育》《魅力泉州》等校本课程。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探究等活动,制度落实,成效突出。不少教师在参加市、区级乃至全国教学展评、创新说课、教学设计等比赛获得佳绩。2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以发表的论文(含CN刊物)有10篇,市级发表的论文有26篇。

4、积极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推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学校围绕课改,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考评以《教师年度考核表》内容为基础,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行年段评定、教研组评定及学校教代会考评小组讨论评定相结合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每学年全面考核评价一次,推进教师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德育队伍管理,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路,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摆正德育在学校工作中首要位置,按德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市级“文明学校”成果,争创省级“文明学校”。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教处及团委会领头作用,加大对班主任的培养和管理力度,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估制度,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2、以项目为抓手来推动工作。开展“创建文明班级”和“文明卫生宿舍”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加强学生纪律、卫生、安全等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比、赶、超”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加大普法力度,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以“同心圆”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并结合清明节、“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国庆节等各种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深入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日”活动,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创新十八岁成人仪式,突出责任教育。学校十八岁成人仪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用了图、声、像、音乐、小品等形式,内容包括“成长、感恩、责任、理想”四个篇章的“成长在九十年代”影片欣赏,小品《母送子》欣赏,手语:《感恩的心》,分发特殊礼物——青春寄语、家长代表发言,视频《责任就在我们身边》、发放志愿者证、成人宣誓仪式、爱心火炬交接仪式——往届毕业生(考上大学的学生)谈成人感受、过18岁集体生日——唱生日歌等,通过学生自己、学长学姐、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等多角度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使它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增强这项活动的教育实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为学生的高考前冲刺注入了一股更强劲的动力,学生也立志更加勤奋学习,努力报效祖国。它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5、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建设。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发挥学校“关工委”作用,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教师举办讲座,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每年邀请共建单位——洛江区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及泉港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初一、高一年新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

6重视安全卫生工作。学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建立并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与师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对校舍建筑、消防设施、食堂、水电等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普法安全教育,健全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预案,通过开展消防演练、疏散演练、宣传讲座等宣传安全常识,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特别是食堂、宿舍等重要场所的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的管理;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净化工作,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聘请保安人员,严格门卫制度,实行干部值班,加强校园巡逻,建立校园报警点,确保校园安定稳定。学校无违法犯罪现象,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教育教学秩序井然,被评为泉州市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示范校。

(四)、加强课程和教学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1、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认真贯彻省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门类,开足课时。加强学生用书管理,严禁滥发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严禁利用双休日为学生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落实招生计划,不设快慢班,不按考试成绩排队公布,规范办学行为。建立课程审议制度和课程评议制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 

2、建立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实行教学工作全程跟踪监督。

学校以福建省教学常规实施意见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做好教学过程检查、反馈、监控和评价管理。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在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和高中新课程过程中,认真遵循新课标精神,教学过程体现三维目标。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多种方法主动学习,“满堂灌”、“死记硬背”现象减少。  

4、深化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一系列办法,组织学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富有成效的教改尝试,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操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有明显变革;作业管理立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倡导多样化的作业检查批改方式;学校对考试内容和方法逐步改革,考试方法力求多样化,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侧重素质与能力立意命题;成绩测评由绝对量化向模糊评价过度,成绩评定逐步采用等级制,期中、期末考试与中考接轨,实行等级制;高中新课程建立模块学分制,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制,新课程实施有序进行,推进师生共同发展。

(五)加强体美音教育工作,开展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和艺术素养。

1、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创建体育先进校。

学校认真贯彻《学生体育工作条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坚持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坚持常年组建学校运动队开展训练与竞赛,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学生运动会,不定期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单项比赛。学生基本掌握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多数学生有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学校组队参加市区学生田径运动会,屡获佳绩。 

2、贯彻学校卫生条例,推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卫生医务室和专职的医务人员,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做好登录、统计、分析、反馈等工作。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定期印发卫生健康宣传材料,设置卫生宣传栏,开展健康预防等宣传,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到有宣传、有措施、有成效。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确保食堂和学生宿舍的安全卫生。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目前学校有两名专职心理老师,并有一支有一定能力和素养的兼职教师队伍。温馨的“心灵驿站”心理辅导室和宽敞明亮的心理活动室,成为学生汲取心理能量的港湾。

近三年来,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做到有计划、有专人负责、有总结。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环境中的健康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小组,每天都有老师值班,每次学生来访都有详细的记录,做好心理健康建档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每月出版一份《心苑》特刊,截止到今年10月,小报共印发了42期,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定期出版《高考加油站》小报,每年举办一届心理健康周活动。经过探索实践,初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特色。20104月,由市计生领导小组、市计生协会等组成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检查组一行,在区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我校检查指导。检查组对我校在青春健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把我校的先进经验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4、开足开齐艺术课,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创设高中艺术特长班。

学校重视艺术教研、教学工作, 我校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间,均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画室,书画展览室一间,教室及教具有专人管理,使用率高。学校现有音乐专任教师2人、美术专任教师2人,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求。开足初中美术音乐和高中艺术欣赏课程,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特长和审美情趣。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重视艺体比赛交流,学生在区、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近几年高考艺术类考生考上本科艺术院校或专业学生逐年增长。

(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空间,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包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个性、提高创新品德;培养实践能力,包括培养手脑并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技制作能力、特长展示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产劳动能力等。为此,学校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把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平台、新领域、新增长点。

1、增添装备,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两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更换2间微机室120台电脑,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目前只差初一年教室),添置学校办公电脑,提升光纤带速,完善校园网站,着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开足信息技术课程,认真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实践。

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管理与指导工作小组,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校级新课程学习培训,开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引导学生全员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多样,提倡个人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目标明确,阶段性任务要求具体。学校根据学生自愿和兴趣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由专门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开题、调查研究、分析归纳、结题。把每位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态度、过程、结果作为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视活动过程的体验,过程与效果有完整的记载,真实记录学生个人的体验,结题报告进行汇编交流,并以此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建立机构和制度,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学校坚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在万福社区、洛江区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泉港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育基地,开展以公益活动为主题的社区服务和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创业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创业、助人为乐的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4、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建立实践基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劳动与技术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成立劳技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采取集中和分散课时办法,保证课时充足,课程内容多样化,初中设置园艺、机械、照明电路等课程,高中学生开设通用技术新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努力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劳动一线有机结合,拓展学习空间,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多数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能力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部分学生有小发明小创造,取得较好成绩。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办学思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大量的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有的教师还没有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的影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彻底转变,由此也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未得到转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不强。

2、中高考升学考试制度虽在改革,但政府、社会及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观念未彻底转变,加上教师功利思想影响,势必影响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3、干部素质和管理能力不高,加上教师缺编较多,结构不合理(年龄、学科、性别),严重影响了课程的规范配置和教育教学管理及教改工作的有效推进,教师教科研能力不足,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艺术类课、综合性实践课、选修课教师、家长学生重视还不够。      

4、随着地方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迅速增大,校园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学校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现代化教育设施及图书装备等仍然不足,还需要较大投入。

5、学校岗位设置、绩效考评、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等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科学、有效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将以此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思想,围绕新课程改革,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争创更辉煌成绩。 

1、坚持科学发展观,高起点规划建设校园。学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科学发展,按既定布局规划建设校舍,并将聘请专业部门进行全校景观规划,力求校园布局科学合理,景观化、园林化、教育化、有特色,有自己的风格。争取上级政府继续支持学校建设,早日完成在建工程,用两年时间完成学校学生宿舍楼、办公楼等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为城区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2、坚持以德育立校,着眼于德育实效和德育特色。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首要位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完善德育管理工作机制,树立全程管理、全员育人的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建设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培育校园文化,凸现学校德育特色。

3、坚持新课程观,打造优质初中,着力发展高中。要紧紧围绕课改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巩固初中办学成果,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继续加强体美音教育,探索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优质初中,成为品牌。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重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学生评价机制,探索模块教学安排,合理进行课程设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新一代合格的高中生。并以高中课改为契机,探索高中办学新路,走出高中办学困难的困境。  

4、坚持学生与教师专业素质同步发展,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衡量学校发展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学生的发展,而实现学生发展的关健在于教师。因此,学校要把教师的培养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努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5、坚持科学管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政工团协调管理,完善各种规章,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以区委区政府提出创省二级达标中学为动力目标,带领全体教职工振奋精神,团结开拓创新,把学校管理好、经营好,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办学成效,争取早日进入省二级达标中学行列。

                                               

 

 

 泉州第十一中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