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泉州十一中以德治校效果显著

作者:政教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370更新时间:2004-09-09

“以人为本、自主发展”

——泉州十一中以德治校效果显著

泉州十一中是洛江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战略的普通完全中学。办校四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群策群力,锐意创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德育理念,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和我校三年发展规划,以德治校,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德育渠道,即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以活动为依托,以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为落脚点。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明确职责,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为此我校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政教处、团委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务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为全方位调动学校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泉州十一中班主任月考评细则》和一系列的激励措施。,着力表彰在德育中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二、充分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优秀职工,进行奖励。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多次展开对教育的本质的探讨,达成一致共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奉献,在奉献中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为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1、学校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结合三月文明礼貌月,广泛组织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举行广播会、图片展及"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在学校醒目的地方统一布置了《公民道德规范》和《名人名言》等基本内容,进一步构筑人文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教育警示作用。校团委组织全校学生创办“同心圆”基金会,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共捐款7000余元。让学生体会十一中大家庭的温暖。 2、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道德体验渠道。通过组织全校师生外出活动,去市革命烈士纪念碑踏青远足,缅怀先烈,瞻仰文化古迹和学生会成员参观“数字泉州城”,让学生领略高新科技。 3、以争创全国创卫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做到周周有小结,月月有评比,颁发循环红旗。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估体系,规范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认真做好各类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寝室,争做文明学生"的系列活动,每月进行考核,评比,营造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评出文明寝室,将品学兼优的学生事迹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之成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的一个亮点,各项评优工作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宣传、教育、训练的过程,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4、重视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保证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的开放时间和正常运行。利用校园墙报、黑板报、校刊、电子信箱、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卫生知识教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三、锐意创新,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日”活动

  为进一步抓好基础道德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四有”人才。期初,十一中开展了“学生自我服务日”活动。该活动是十一中加强学校文明建设,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一项具体举措。

该活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一、领导重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机构。二、涉及面广。该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三、方式灵活。活动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方式进行。四、内容丰富。活动内容有门卫管理服务、文明督导服务、卫生巡查服务、膳食管理服务。

活动实施以来,效果显著。一、校园秩序井然有序。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基本杜绝了学生翻墙入校、迟到早退、抽烟打架等违纪行为的发生;学生下课打闹、不戴校徽、穿拖鞋、乱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校园风气为之一新。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通过“卫生巡查组”的督导、轮值,一改过去学生“早上晚上两头扫,中间时段随意丢”的卫生不良习惯,校园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的整治。三、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通过“学生自我服务日”,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和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自觉养成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的处世能力和协调能力。四、师生共受德育洗礼。“学生自我服务日”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德育的熏陶,在实践中学会了文明的举止,也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行正为范”,老师纷纷表示要以身作则,共铸德育之光。

四、依法治校,加强“三观”教育。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的法制教育网络,我校建立洛江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览,如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图片展览。使学生充分认识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及其危害。学校通过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倡导科学健康的学习工作方式,进一步净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远离邪教。并建立洛江区家长学校法制教育站。以基地为载体,以点带面,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法制宣传,努力开创一个以“宣传为主、教育为辅、全员参与、完善机制”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新局面。我校利用基地开展法制教育课,认真学习《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学校法制园》,并且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另外,利用基地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寓学于乐,如法制讲座(少年犯现身说法、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索、消法知识讲座等)、法律知识竞赛(如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水土保持法知识竞赛、“工商杯知识竞赛”等)、法制教育图片展览(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交通法规图解;消法图片展等)、法制录像播放(如《阿Q消防外传》、《青春期教育》等)、主题班会以及观看《模拟开庭》和开展法制手抄报竞赛。 法制教育基地每季度出一期《校园法苑》,每学期进行三场法制教育讲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法制氛围,建校以来,我校未发生任何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或事件。

五、开发资源,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巩固现有德育基地(洛江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洛江区学生家长法制教育站),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和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和健全家长学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重视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坚持做到定时、定主题、定目标。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开展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子女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发现学生的违纪情况,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面貌大为改观,加强军校共建,邀请泉州武警支队来校帮助军训,组织学生到部队慰问,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共建。经过努力,继续保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
  
实践证明:在“以人为本、自主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显著成效。

泉州第十一中学在02届中考成绩在洛江区综合考评中取得了第四名,泉州十一中在2004年首届高考中,喜获丰收,尽显新校风采:本科上线率达40%居市区非一级达标校第一!上本科线以上人数居全区第一!高职高专上线率达94%居全区第一!理科学生谢志辉以566分居全区理科总分第一!文科学生庄麒麒以558分居全文科总分第一!

 

                      

                                                 泉州十一中政教处

2000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