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点击数:1882更新时间:2020-10-25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分最多,占有重要地位。开设好研究性学习,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必修课,是实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校实施该课程,力求达成以下目标:

  ()学生方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师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校方面,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资源,提升学校办学内涵。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该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学校培训教师的新模式;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开拓校内校外教育教学资源。

  二、实施原则

  ()发展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学会用新技术收集、处理信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实践性原则。要坚持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从实践中来,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信息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学会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研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研究;强调以发展学生创造力为目标,但并不要求其研究结果一定都要创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创造能力。

  ()创新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选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在选题阶段,引导学生从发散思维过渡到聚敛思维,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要有创意,在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问题,争取在研究过程中有新发现、新体验。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新意,鼓励学生有新发明,新创造。在成果展示的方式中体现学生的创意。

  ()递进性原则。根据研究性学习中所包含的研究因素的多少及其与科学研究的相似程度,根据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培养要求的水准,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划分为研究性学习——学习性研究——仿真性研究三个阶段。将此标准落实到各年级则为:

  高一阶段:研究主题为 “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在一年内每个学生要分别进行对社会方面问题和自然科学方面问题的研究,以明了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步骤、方法等。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研究组织形式应为3-6人小组。研究内容与学科学习有前瞻性关联更好。

  高二上学期:选题范围放开,学生自主确定,其研究结果仍以前人已得出的结论为主,主要是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研究过程要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但模仿性仍较明显。

  高二下学期和高三阶段:选题范围自由开放,注意研究结果的新颖性和研究过程的创造性,提倡单个人的独立研究。

  三、组织管理和职责划分

  ()组织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分管教学和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性课程的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评价。

  学校成立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小组,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教务处主任、教研处主任、教务处副主任、教研组长、学科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小组负责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技术指导,如选题、方案论证、成果鉴定等。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1、教务处:

  (1)制定研究性学习总体规划及各年级每学期具体实施计划;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与调度;

  (3)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分配,工作量统计与存档;

  (4)校内可供研究性学习利用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5)校外教育资源总体规划与开发利用;

  (6)全校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如辅导讲座等);

  (7)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总;

  (8)研究性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9)编写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编选优秀研究案例;

  (10)组织全校性评估、评选活动;

  (11)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和登录。

  2、教研室:

  (1)进行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并向教师和同学们宣讲;

  (2)组织有关教师结合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问题的研究;

  (3)组织申报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科研课题;

  (4)编辑研究性学习科研论文;

  (5)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科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等。

  3、政教处:

  (1)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

  (2)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学分电子档案的登录;

(3)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提供后勤保障;

(4)团委学生会:负责组织一些大型活动。

  ()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负责。

  (1)协助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2)协助政教处进行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条件和安全保障;

  (3)负责班级各个实践环节的组织协调;

  (4)协助专家小组进行最后的学分认定。

  2、指导教师职责:全面担负起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观察和原始记录。

  (1)指导学生选择、确立研究课题;

  (2)与学生一起论证开题报告,写出“课题申请书”;

  (3)及时指正学生的研究思路、方法,纠正不当之处;

  (4)评价、评选学生的研究成果;

  (5)为学生提供专业内容方面的咨询等。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方式

  研究性学习6 学分,完成2 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采用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正常上课时间与节假日时间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安排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时。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选题阶段、开题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

  1、选题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学校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进行培训,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进行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期间的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

  课题的来源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任课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供学生参考选择。

  课题组一般由6-10名学生组成,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一般为本校本年级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2、开题阶段

  (1)学生选好课题之后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收集资料对课题进行论证,准备开题。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课题组长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课题组长分析课题的意义、预设研究成果;课题组长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课题要经过导师和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认可后方可立项实施。

  (2)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

  确定了课题并经过课题论证,就要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所用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3)在开题阶段,研究性学习小组应提交: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计划。

  3、实践阶段

  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如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调查研究,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实验;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在实践体验阶段,研究性学习小组必须认真规范地填写相应表格,并提交:

  (1)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

  (2)经过归类整理文字资料、实验数据、调查记录;

  (3)每个学生提交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说明每一次课程的学习活动情况;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认真填写相应的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

  4、总结评价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书面材料可以是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必须有结题报告。报告中要有研究过程的记录,分析失败的原因。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应提供展台,展示过程中要进行答辩,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程领导小组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在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小组应提交:

  ①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不少于3000字);

  ②课题组的自评和他评材料;

  ③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结(不少于1000字);

  ④各人的自评和他评材料。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全员参与。具体评价项目为:

  (1)学生态度。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采纳他人意见等。

  (2)学生资料研究能力。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使用新技术,向周围人请教,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等。

  (3)学生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手段的选择,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和发挥,科学术语的使用,各种软件的使用等。

  (4)书面文字材料。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问题的表述、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

  (5)答辩。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

2、学分认定

按照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的要求,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必须完成总学分为6分(完成2 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

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规定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周安排3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安排。学校根据不同的学分数制定相应的标准,由课程导师认定学分。

1、课程设置

(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准备和熟悉阶段

由导师对研究性学习科目进行指导,学生初步接触该学习领域,做好开展活动前的组织、选题和创设条件等准备工作。

(2)课题研究实际操作阶段

为了便于切合实际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原则上每一课题研究的时间以研究进展情况来确定,不作具体统一规定。建议一般每个课题以一学期为宜,每个学生研究小组在高中阶段要完成3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大致分配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1个课题,高二年级每个学期各1个课题。

(3)补修、反思、提高和完善阶段

时间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没有参加活动和达不到学分标准的学生要补修,其他同学可回顾研究过程,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探讨规律,形成经验,提高研究能力。

2、课题研究内容及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内容由导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课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课程资源,充分考虑与课程领域、科目相关内容。老师要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指导,既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又要注意实际的可操作性。 以下内容类别可供选择时参考: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研究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还可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自选研究课题。

实施步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可分阶段进行,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期共54课时。具体实施的一般步骤和时间安排如下:

阶段一  组织学习,确定课题 (1-6节)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在报名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家长和校友的积极作用。

阶段二  开题,制定研究方案(7-9节)

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研究小组中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地位。

阶段三 探索研究,实践体验 (10-36节)

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无关的资料;要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

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可在校内或社会进行),获取调查结果。调查形式可直接访谈、召开座谈会、电话采访、听报告、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尔后得出是否有必要再作进一步调查的可能。

③初步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并以此进一步完善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高中生兴趣激发快、变化也快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探究活动不能持久,需要得到教师的及时关心、指导和督促。

阶段四  整理结题,形成报告(37-45节)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是正常的,这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失败。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展览、墙报、刊物(包括电子刊物)、制作网页等方式加以表达。班级也可创造条件,让学生结题进行答辩,并推荐比较好的课题进行结题报告,实现成果共享。

本阶段要求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

阶段五  展示成果,交流评价(46-54节)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3、研究形式

要提倡研究形式的多样性,可从下面几种中参考选取:

(1)文献研究

(2)观察报告

(3)项目设计

(4)科学实验

(5)社会调查

(6)考察报告

4、组织形式

可在同一班内,自愿建组。每组人数6至10人为宜;如有条件的,可鼓励跨班、校进行建组。各个研究小组要在校内、校外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要有比较具体的分工,明确任务,又要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可参照以下的组合模式:A、组长;B、文书;C、资料管理员;D、制作统筹员;E、信息科技员;F、公关联络员;G、报告人/答辩人/表演人等等,使研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 

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课题指导,一个导师一般最多不超过指导3个课题。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唱主角,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者、咨询者、协商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与学生的互动只是在学生有需要时才发生,不能采取学科教学中教师强势涉入各环节的态势,管理原则应为少管多理。

5、学分认定

由学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档案袋记录及观察的资料,由指导教师认定本组学生的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重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也要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活动,以便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专题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

(1)研究题目(要求题目要清晰,范围要适中,不易离题,有研究价值,能增进新知或视角,容易找到足够的资料)

(2)研究目标

(3)研究方法

(4)研究步骤(要求分工要明确,要注明研究工作日期,主要任务,研究目标及负责人)

(5)参考资料(收集时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6)表达形式(主要以文本为主,也可以制作电脑简报、节目表演、实物展示等形式体现)

教师的评价意见,既要看每个学生的研究活动开展情况,也要评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情况,着重在个人表现及收获。

学分认定后要做好归档,以便查阅。研究过程的所有材料,经整理后要放进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一般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几个方面组成。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研究性学习评价按实施的时间可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所以,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修订条款: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文件精神,研究性学习学分调整为6个学分,学生需完成2 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1    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供参考)

政治:对钱的看法、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中学生与网络世界、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和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等等。

语文: 校园设计之我见、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格、关注青少年上网聊天、泉州的建筑风格、诗词雅韵、大话《三国》、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广告、闽南文化、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等等。

数学:购房贷款决策问题、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证券投资中的数学、环境规划与数学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数学的发展历史、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城镇与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哪家超市最便宜、数学中的黄金分割、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数学灵感的培养、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统计月降水量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等等。

英语: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中美交际用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英文歌词和中文歌词的差异、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和英语词汇的奥秘等等。

物理:考察研究(机械)传动装置、考察研究传感器、延时控制的实现、考察研究测量装置、材料耐磨研究、考察研究物质的热胀冷缩、研究减少阻力的方法、考察研究输电线路、考察研究水坝、考察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考察噪音对人类的影响、研究轮胎的条纹和考察能源的利用等等。

化学: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泉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农药污染的影响、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农村生活用水调查、洛江水的污染情况调查、生活中的化学、生活垃圾、居室污染、厨房里的化学、化妆用品的副作用和食品污染等等。

历史: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法轮功”与“太平天国”的联系、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和本 . 拉登与希特勒等等。

地理:泉州市未来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生态环境研究、泉州市公交现状与规划、泉州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泉州市交通如何适应城市发展和需要、校园绿化、外地人怎样在泉州谋生、继往开来的中国水利、21世纪的交通及其交通工具、关于海水淡化及泉州的水资源情况、研究地球的温室效应、泉州市城市建筑方向的研究(规划设计)、气象卫星和公交车拥挤等等。

生物: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植物标本的制作、生态环境的保护、关于营养饮食、植物组织培、养细菌、流行疾病预防、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另眼看克隆、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和DNA与遗传疾病等等。

健康:酸梅和茶叶、初中生与老年人生活的比较、关于人的寿命、精神紧张与健康障碍、食物与健康、人吸烟的原、野生猴子与动物园猴子的比较和小儿科护士的工作等等。

 

 

附2: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指导技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并取得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指导的过程中要遵循“三放、三心”原则。三放: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放手让每位学生进行自我表现。三心:用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耐心参与学生讨论,开心与学生一起生活。

(1)专题讲座和“过程与方法”的引导。针对高中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验的实际状况,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能写计划、产品说明书、合同、协议书、标书等一般公文,以便于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过程。

(2)研究活动过程的组织与指导。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3)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等设施、设备和场地,也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要使广大教师和职工参与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帮助工作中去。要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并努力创设新的条件。要逐渐形成一种鼓励探究、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社区教育资源中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也包括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居民或专家。学生家庭中也有各种可以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学校要特别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人力资源库。
附表1: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课题组成员


研究主导课程


相关课程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计划(步骤、方法、任务分工):

   

预期效果:

 

表达形式: 

 

 

备注:

 










  填表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表2: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填表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课题组成员


研究主导课程


相关课程


课题研究过程

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阶段

活动形式与内容

提出问题




问题解决的表征过程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附表3: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记录表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课题组成员


研究主导课程


相关课程


活动内容:

1、计划解决的问题:

 

2、活动形式(查阅资料、调查、实验等等):

 

3、活动过程:

 

4、解决了的问题,发现的新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指导教师评价










                                填表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表4:

泉州第十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主题评价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课题组长


班级


课题组成员


研究主导课程


相关课程


总体内容

自评

组评

师评

1、你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怎样?




2、你掌握和运用了那些学习与研究方法?




3、每次活动是否人人参加,主动参与?




4、活动中你能与同伴友好地互动合作吗?




5、活动中你是怎样克服所遇到的困难的?




6、活动中有无战胜困难的经验?




7、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8、在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9、活动中,你查阅了何种资料?




10、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查找资料?




11、活动中有无完整的记录和资料?几件?




12、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方法和技能?




13、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




14、活动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15、下次活动时,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其他体会:

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