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培养德慧人才 塑造洛源文化——泉州第十一中学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侧记

作者:泉州晚报曾聪虹 泉州第十一中学 林绍文文章来源:泉州晚报专刊点击数:2790更新时间:2019-01-09

培养德慧人才 塑造洛源文化

泉州第十一中学强化学校内涵建设侧记images/7/2019/01/owmWSZ7pqAscMIqP4CpX4sqqpFL7aX.jpg

泉州十一中校园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学习乐园

images/7/2019/01/Wa5J161tTt11Ta6ppHadAz2JA8p6Mj.jpg

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鲜明,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取得好成绩

images/7/2019/01/oRFXr5dlmd56odx5uS9RsFxlzZDFrF.jpg

学校举行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用精彩节目迎接2019年。

images/7/2019/01/y7UjzL0HwOoUWj32iOtL1YLi1hO7zh.jpg

十八岁“成人仪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images/7/2019/01/UtD2lHNH7z33gLQ2YNuxd5xGq7q35i.jpg泉州十一中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凝心聚力创一级,立德树人促跨越。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泉州十一中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在办学条件、内涵发展、办学特色、课堂改革、高考成绩等方面均取得明显的成效。2019年将全力冲刺省一级达标高中,争取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培养新世纪德慧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所学校不仅办学特色鲜明,而且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对接高考改革,学校未雨绸缪,新建了一幢教学楼并已投入使用,添置新设备,建设智慧校园,为即将实施的“分层走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深化课程改革,及时开展综合素质评估,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到课堂中,为学生铺路搭桥,全力与新高考“接轨”。

□本报记者 曾聪虹 通讯员 林绍文 文/图

办学条件优越 校园生机勃发

曼妙的歌声、婀娜的舞姿、神奇的魔术、灵动的武术、风趣的小品……多才多艺的泉州十一中学生用丰富多彩的表演,迎接新年的到来。2018年12月28日,该校举行了第17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暨2019年元旦晚会,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让美丽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培养新世纪德慧人才、塑造十一中洛源文化”这一主题激励着泉州十一中师生不断奋进。

泉州十一中是一所“年轻”的、生机勃发的学校。她创办于1999年,2000年秋季开始招生,地处泉州市洛江区行政中心所在地,是洛江区一所公办的完全中学。走进泉州十一中,大气、优雅的校园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里绿树环绕,鸟语花香,“逸夫教学楼”“守仁教学楼”等具有标志性的校舍错落有致,宽大的运动场绿草茵茵,幽静中透着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为了与新高考综合改革相配套,学校新建了一幢教学楼,增加教室40间,已经投入使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建成了校园广播、校园闭路电视、校园计算机网络三个系统,拥有班班多媒体,依托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设备配备达标,拥有配套齐全的实验室和功能室,图书馆藏书110250册,为个性化教学与发展学生特长提供了优越条件,满足新课程教学应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泉州十一中现有50个教学班,学生2442人。在编教职工199人,专任教师187人,非教学人员12人,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6.03%;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3%,其中高级教师5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8.3%;硕士研究生13人,其中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占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9.6%,学校100%的高中专任教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100%的高中专任教师都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文明校园”“模范职工之家”“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五一劳动奖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泉州市科技教育特色普通高中学校”“素质教育先进校”“德育工作先进校”“洛江区2018—2020年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20多项荣誉称号。

立足科技教育 彰显办学特色

艺术节会徽设计比赛、第九届宿舍环境文化建设比赛、书法(硬笔、软笔)大赛……近期,泉州第十一中第17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个多月,多方位开展了精彩纷呈的活动,给予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践行了“德慧并进、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其中,“趣味科技游园”活动,备受学生欢迎:地理教室的猜谜、中国政区图拼图,历史教室的知识竞猜,生物教室的叶脉书签制作,化学教室的趣味实验,皆吸引学生踊跃参与,积极竞答。比赛的收获让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个个沉浸在欢乐的知识海洋中,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每年12月,泉州十一中都会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该校立足科技教育,彰显办学特色,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市、区范围内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办学初期,学校便成立了班级、校级科技活动兴趣小组,从最初的风筝、小制作、小发明,发展到现在的机器人、3D打印、海空模型、电子制作等,从几个学生参与到掀起了全校规模的“学科学、爱科学”的科普热潮,成为洛江区教育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目前开发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7门,其中课题《中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研究》在洛江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已结题,2018年荣获泉州市科技教育特色校称号,且课题《中学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已获得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学校拥有一支热爱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师团队,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创新教研组,由科技活动经验丰富的徐大荣老师任组长,成员25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有专门的科技活动室4间,已建成机器人工作室、3D打印创客工作室,成立了航海、航空模型社,无线电定向测向、电子制作社,动漫制作社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的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几年,获全国级奖励的有4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40多人次。其中,黄宇涛同学曾代表福建队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二等奖。2018年在福建省青少年航海航空模型锦标赛中3人次获第一名,3人次获第二名,4人次获第三名及三等奖。

目前,学校重点开展机器人、电子百拼、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定向测向等科普系列活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通过科技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观念。通过科技教育活动的实施,全体师生积极投入科技教育工作中,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实现了全面提升。

构建“德慧”教育 提升核心素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建校以来,泉州十一中坚持以“发展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方向,坚持开展“学生自我服务日”活动,形成学校历史传统;营造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美育环境,确立了“敦品、励学、求真、创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德慧”教育体系,围绕“三德三慧”进行“慧心、慧美、慧智”教育,让学生“心灵性慧”,提升核心素养;对学生开展“明德、立德、弘德”活动,让学生“德厚流光”,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凝成了“团结、勤奋、创新、进取”的校风;“敬业、博爱、创新、奋进”的教风;“立志、文明、善学、向上”的学风。

“十八岁是法律意义上成年人的开始,十八岁意味着成熟,更意味着担当!”2018年12月14日晚,泉州十一中举行的“十八而志·梦想飞翔”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令同学们热血沸腾。在“十八岁畅想”环节,同学们用真挚的感情诵读,表达了对父母的挚爱、对老师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影片《你们的十八岁》,用一张张照片见证了同学们成长路途上的一步步,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带来成长的感动与喜悦;随后进行的古代成人礼表演,同学们身着汉服,通过示范加冠及笄、礼拜父母等仪式示范古代成人礼,场面隆重而神圣;校级领导为各班颁发了宪法,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宣誓更使活动现场掀起了一段高潮;在集体过生日环节,班主任们诉说了内心的期盼和鼓励,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这个成人仪式让我特别感动,感觉孩子更加懂事了,这种形式很新颖,很实在,很有效果,比起整天说教好得多。”泉州十一中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据了解,泉州十一中从2004年就启动了成人礼活动,在十几年的探索中,学校一改过去活动过于成人化和模式化的弊病,对活动进行了大胆创新,更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成人礼是泉州十一中德育的一个缩影。该校完善德育机制,全员育人凝聚合力,建立了“围绕一个核心、构建两条主线、实现三方联动、形成四育网络”的德育工作框架。即把“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建立以教育和教学两条主线进行德育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结合”;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育人”立体网络。学校落实“三德”教育,做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故事、每日有楷模;充分利用好节假日、每周升旗仪式等渠道,通过图片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品和法制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每年举办春秋两季校运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多元的德育形式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开拓了渠道。

同时,学校丰富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素质净化心灵。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活动,拓展社会实践基地,落实“德育常规十项考评”制度,努力加强文明、礼仪、劳动、卫生等教育;落实已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建设示范项目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学生自我服务日活动”等德育案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建有学生发展中心,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每年为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铸就高效课堂 对接高考改革

“德慧”教育,不仅融入德育里,而且落实在课堂中。泉州十一中坚持“培养德慧并进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落实“德慧”课堂教学理念,制定课堂改革系列制度,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以“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教师推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动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管理年”及“走进课堂,关爱学生”为主题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2018届高三毕业生本科上线228人,上线率66.67%;艺体考生56人,本科上线52人,上线率达92.86%,其中马思娴同学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林逸鸿被厦门大学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99.8%,优良率93.77%,高于一级达标所需指标。三年来,高中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比赛共有538人次获奖。

泉州十一中实施科研兴校,推动学校发展。学校教科研组织机构、制度健全,经费有保障。加强校本教研和校际教学研讨,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和“学校开放日活动”,开设示范课和课改观摩课;与泉州实验中学和宁夏盐池高级中学“结对共建”,与马甲中学和河市中学组成帮扶结对校,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发展,近三年,学校高中教师在各级各类科研中结题29项,3项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6项为市级课题,20项为区级课;现有省市区校30个课题正在研究中,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占高中教师的比例为94.7%。学校建有1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和市领航团队成员领衔的启航工作坊,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

“为了对接高考改革,我校专门组织师资力量进行研究,派人到上海、浙江考察,积极探索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泉州十一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建设新高考排课走班系统,探索实施分层走班。此前,学校已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把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从2018年1月开始,学校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打造绿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三动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成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专家组,聘请福建教育学院副教授魏声汉等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同时,以课改为契机,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师资,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专家素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课改培训班或特训营,积极拓展校本研修模式,组织老师到衡水中学、金太阳集团学习交流,力促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明显改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助力绿色高效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转载自: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9-01/08/content_452420.htm?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