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泉州第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发展规划

文章来源:泉州第十一中学点击数:1429更新时间:2018-11-06

泉州第十一中学高中新课程发展规划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30号)、《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84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闽教基[20101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内涵建设的通知》闽教基[201023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速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学校高中课程体系。本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规划按照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力求实现新课程纲要指导下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管理等的变革。课程规划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规划既有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开发和建设适应学校、学生、教师实际,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注重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构建适合我校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规划立足于实现学校现在执行的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使课程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是学校安排课程、选用教材、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课程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新课程,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切实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构建信息化平台,迅速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率。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实现六个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课程设置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探索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

5.有利于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内容

1必修课程

我校的必修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全部必修课程的模块。

每位学生必须修完全部必修课程并通过相关测试,获得全部必修课程的116学分

科目

学分

科目

学分

语文

10

物理

6

外语

10

化学

6

数学

10

生物

6

思想政治

8

技术

8

历史

6

艺术

6

地理

6

体育与健康

11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总计必修学分116

2、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科目按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生在选修1至少应获得30个学分。学校根据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实际,开设相应的选修模块,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语文科目8学分;数学选学系列一、系列二、系列三以及系列四中的6~10学分:外语要求至少选学6学分。

人文社科发展倾向的学生,思想政治至少选学1个模块2学分,历史、地理每科目至少选学2个模块4学分;理工科发展倾向的学生,物理至少选学3个模块6学分,化学至少选学2个模块4学分,生物至少选学1个模块2学分。

在艺术、体育方面发展的学生,在修习语文、外语、数学选修Ⅰ课程基础上,可以修习艺术、体育选修Ⅰ课程为主,但在其他领域也选择修习若干学分。

3、选Ⅱ课程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指导意见的精神,学生应在选修中获得6个学分。我校根据办学条件和资源开设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如下:法制教育、高中生规范行书的书写、书法欣赏、健美操、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常识、小小说阅读与写作、数学竞赛辅导、物理学史、化学趣味实验、食品添加剂、环境与生活、话说基因、生物竞赛辅导、社交中的礼仪文化、心理与成长、青春期健康等等。

任选课程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既能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重视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供学生选择的这类课程每年均超过20门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关注未来科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科技和法律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开设选修的课程首先由教师拟订目录,征求学生的意见,经学校初审通过后,列入《选修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达到一定的人数(视学校可提供的师资和设备等资源而定),准予开设。

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时间12周。

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考试12周,社会实践1周。

2.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活动,周活动总量3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各学年课程安排 

高一: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和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校班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高二:思想政治、语文、 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和健康、音乐、美术、校班团活动、选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高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选修课程、校班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四)课程设置说明

1.必修课旨在保证所有高中学生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修习。限选选修课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学生应根据自己发展的升学或就业趋势修习。任选选修课是学校和教师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身条件创造开设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

2.思想政治课的时事政策教育部分通过校、班、团活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或校园广播进行。

3.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部分通过专题选修课进行。

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所给的课时主要用于课题组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交流与研究报告发布,实践活动学生主要在课余时间完成。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采用相对集中的形式,结合实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 

5.每周1课时的校、班、团活动根据需要由学校、政教处、年级、班级或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可与社区服务课程紧密结合,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也可安排地方和学校选修课。

(五)课程的发展

1.注重课程内容的探究性与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必须呈现多样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4.课程应成为一个开放、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以适应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要求。 

四、课程管理

学校把观念的转变作为课程发展的先决条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方案的有关文件,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专家讲座辅导、交流活动。使教师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理念的人才观、基础观、质量观和育人方式观,为课程改革发展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注意处理好长远与眼前、局部与全局、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等关系,强化科学意识和规范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鼓励教师努力实现更新教学观念,变教师主导学生为教师引导学生;优化教学环境,变强制、封闭为民主、开放;优化教学过程,变教师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探讨式;优化教学手段,变传统的单一媒体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保证课程既定目标的实现。

学校还抓住机遇,大力采取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使学生在科技氛围中提高科技素养。为了保证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学校建成丰富的校园教学资源库,教师都能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减少教师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校园网络和学科资源库为课程的实施发挥出显著作用。

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及时收集、反馈学生、教师等各方面人员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对学校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及时进行课程内容调整,改进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形成教材不断革新的机制,使课程应成为一个开放、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五、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主要涉及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

1选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适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特点的教材;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优势,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学习内容;不断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典型案例、辅助资料。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对其适用性不断进行评析,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2.加强教师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基本素质优良,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支由学校行政领导、教育科学研究室人员与教师三结合的教育整体改革骨干队伍。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使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创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相适应、适合我校教师与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在基于主体的、积极的、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终身有用的知识。

5.学校要根据课程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丰富多样的高质量选修课程,努力办出特色。

6.课程实施过程应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并能够及时调整,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7.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学校网络资源、图书馆、实验楼、计算机房、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以及体育场馆都要全面向教师、学生开放。

六、过程管理 

l、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组 

校长为组长,其他行政成员为组员。

2、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动员报告会、专家专题报告会、分科培训等活动。 

3、围绕高中新课程实验,结合学校特点,确立高中新课程实验课题,进行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工作,并确保每阶段的研究成果。 

4、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研讨课,实行课前集体备课、课后个案分析、讨论总结,推动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进行,教研组每周举行一次例会,研讨下周活动方案。 

5、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优化课程设计,参与上级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设计,论文、优质课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向市级以上等杂志组织投稿。 

6、学科组每周上一节体现新课程思想理念的示范课;学科组的课改研究成果、典型经验以书面形式上报课改领导小组。成立学习研究中心组,学习教育名家名著,记录学习心得笔记,及时把握为新动态,创设新课改研究的浓郁氛围。

7、充分发挥班集体、班团等团体的教育教学功能,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进一步开辟校园文化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促进作用;把团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提高课实施的社会化水平。 

七、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实施课程评价的关键。学校根据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应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符合客观公正原则、全面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一)考核方式

1、考试

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必修课程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实行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考试方式和组织命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考查

随着课程内容的改革,考核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并且不断完善。学校根据不同选修课的内容、授课方式,运用观察、交流、测验、自评与互评等不同考核方式组织技术、艺术和体育等必修课、综合实践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考查。如学科知识竞赛、各种技能竞赛、论文写作,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调研报告、论文答辩、表演等多种方式,重点考察学生主动参与的态度以及在学习中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学分制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试行学分制评价体系。学分制的学分包括常规要求的必修课、选修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三)课程评价的发展

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必须有所变化并不断发展,以达到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学校将认真探索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指标包括: 

1)认知领域内(知识、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学力评价;

2)技能领域内(语言技能、实验观察及实用操作技能、运动技能、表演技能等)的学力评价;

3)情感领域内 (态度、兴趣、习惯、审美、鉴赏等) 的学力评价;

4)其它领域内的潜能发展的评价。

通过以上对学生诸方面的评价使学生能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加强个性培养,加强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