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课堂改革改什么

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1320更新时间:2017-12-26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新课程改革不仅包括教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改革,首先是教师理念的改革。传统的教师观念,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师理念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包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内的三维目标。通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探索,使学生不仅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会学什么。真正践行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

课堂改革,改革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课堂,教师是主宰,是主演,学生大多时间是被动听、被动记的听众角色。教师满堂讲讲的是神采奕奕,学生听听的是昏昏欲睡。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使学生失去了敢想、敢说、敢做、敢辩、敢于质疑的生命色彩。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当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不可忽视。师生应在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也不是代替为满堂问。教师应在启发、诱导、提问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不断发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勇于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学生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讲堂,繁重而重复的作业负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动脑、懒于动口、懒于动手的习惯。我们的不少学生课前不预习,甚至不会预习,没有问题意识,课堂上在老师侃侃而谈的讲学中,只能是被动听、默默记,甚至昏昏欲睡。大多的学生不会讨论,不会合作学习,不敢质疑提问。事实上,老师一般也不给学生讨论、质疑的机会。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太多的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太多的学生缺乏课堂主动思维、主动质疑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和课后主动反思、纠错的学习习惯,缺乏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恒心。我们一再强调的学习计划书、典型习题集、纠错本,对不少学生而言实为空谈。不可否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也不乏成绩优秀学生,但仔细对比一下,这些学生优秀成绩的取得,不仅仅在于老师讲学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都有着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好习惯。有些学者认为,这些所谓优秀生取得的优秀成绩,也仅仅是勤学苦练、死记硬背的结果,在优秀成绩的背后不敢提问、不敢反问、不敢挑战权威成了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这是格式化教育带来的危害,是教育的悲哀。著名学者肖川教授曾痛斥学校教育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我们不鼓励人们的自由思考、独立探索,忽视了理性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的培养。

不少专家在呼吁和质疑,为什么我们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是我们没有智慧吗?是我们不努力、不勤奋吗?为什么同是中华民族之脉的华裔学者接受国外教育却屡摘诺奖桂冠?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的基础教育在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为孩子们提供的环境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这并不是说诺贝尔奖就那么神圣,但它至少反映了人的素质的一个侧面,也不是说我们的基础教育一无是处,它也确实有许多长处和优势。但如果说有什么缺陷的话,那是对质疑和探究能力以及与其相关素质培养的不够重视。

我们倡导改革,决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确有不少老师讲学讲得好,讲得很精彩。关键是在讲得好、讲得精彩的前提下,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如何把讲得好变为少讲、精讲,讲在关键点、讲在易混处,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以问的机会和创新思考的时间。讲得好、讲得精彩,不如让学生学得好、动得精彩。

总而言之,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改革,教材要改革,教师观念要改革,教学方法要改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要改。教材再新,观念在新,方法在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改,学习的方法不变,学生不努力、不刻苦、不主动、不自主,一切改革皆为空谈。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改变,需要在老师的鼓励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维、主动质疑、主动讨论、主动发展,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会的目的。